
更新时间:2024-12-10 来源:广西东门林场国家桉树良种基地 作者:小编
广西东门林场国家桉树良种基地简介
一、基地基本情况
(一)基地建设单位概况
广西东门林场于1965年建场,建场初期自治区党委就确立林场以种植短轮伐期树种桉树等树种为主,是自治区林业局直属管理的13家区直林场之一,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林场以森林资源培育、林业科研、良种苗木、产业园区开发、林下经济等经营为主,截至2024年9月,林场林地总面积约99万亩(国有林地32万亩、租赁林地67万亩),经营林地分布在广西11个设区市及贵州省册亨县。林场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种苗基地、全国林业先进集体、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等称号。
1982年,中国—澳大利亚技术合作东门桉树示范林项目在东门林场实施,澳大利亚先后派出40多个专家历时8年在东门林场开展了桉树引种、育种、育苗、栽培等的一系列研究,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引进178个桉树树种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桉树基因库。
2009年国家林业局将广西东门林场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拥有的桉树良种数量居国内首位,桉树科研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行业中素有“中国桉树看广西,广西桉树出东门”美誉。
(二)基地地理位置
基地位于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南部,地跨扶绥县东门镇、东罗镇及山圩镇3个乡镇,办公驻地东门镇,地理坐标东经107°50′、北纬22°19′,距离南宁市80km,扶绥县城40km。
(三)基地规模
基地始建规模8290.5亩,2022年国家林草局将广西东门林场确定为“第三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将种质资源收集区、母树林、子代林等共计3353亩列为“广西东门林场桉树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结题验收示范林1454亩移交分场经营。基地现有6大功能区,总规模共计3483.5亩,其中种子园364亩、采穗圃21亩、无性系测定林1044.0亩、区域试验林516.5亩、栽培试验林684.5亩、良种对比试验林853.5亩。
(四)基地人员
目前基地总人数1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5人,助理工程师7人,长期致力于桉树良种选育、高效生态栽培、木材加工利用等科技研发工作,是一支技术素质良好、科研经验丰富、充满朝气的科技队伍。
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基地在中澳东门桉树项目的基础上,经过第一期种苗工程、良种繁育中心建设、苗圃技改工程以及近15年中央自治区林木良种补贴(助)、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广西东门林场国家桉树种质资源库项目”等项目的建设已经颇具规模,在进一步丰富了种质资源的同时,扩大了良种的生产规模。基地现有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建有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1000m2,温室育苗大棚768m2,高架沙床采穗圃14000m2,组培厂3875m2,温室2023m2,荫棚24012m2,炼苗场34483m2,轻基质生产车间1232m2,基质贮存区5628m2。2023年,依托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建成覆盖基地1200亩集视频监测、气象环境监测及智能虫情测报为一体的监测平台。
三、基地生产情况
东门林场控股的广西八桂种苗集团独家经营基地选育东门桉树良种,在区内建成24个苗圃基地、6个组培生物科技工厂,在广东、云南、福建、四川等区外建设7个苗圃基地,年产各类苗木达2亿株以上。八桂种苗大厦、高新产学研基地和林木种苗示范基地三个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种苗研发、组培生产集约化管理,组培苗木产能超6亿株。广西八桂种苗集团是目前国内唯一出口东盟国家桉树苗木的种苗企业,在越南实现首家海外授权经营苗圃落地,与埃塞俄比亚等7国达成合作意向。广西八桂种苗集团2024年9月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广西首家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
基地种子年产量为20kg,目前桉树市场主要采用组培育苗,种子主要用于种质资源库建设及科研。
四、基地科研情况
东门林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特别是近5年来,以开放合作理念推动桉树科研创新、可持续发展,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交流与合作,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大胆探索试验倍性诱导、基因编辑、太空搭载、辐照诱变等高新技术研究,辅助结合传统育种方式,不断推进育种创新,通过倍性育种、分子育种、航天育种及辐照育种等方式研制桉树高产、优质、强抗逆新种质,为开辟桉树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新途径奠定了基础。
桉树育种创新。现阶段基地明确以“尾叶桉和巨桉”为主要改良树种,以优质、高产、抗病、抗风作为育种目标,从桉树基因库中筛选核心育种群体,以杂交育种技术为主,倍性育种、分子育种、辐照育种、智慧育种为辅开展种质创新,基地桉树科研发展步入“快车道”。2018年研创世界首株三倍体桉树;2021年首次研创出四倍体桉树;2022年基地获自治区科技厅认定“广西东门林场农业科技园区”;2023年全区首次自主开展桉树航天育种试验研究并在崇左、柳州及来宾建设太空育种苗木试验林115亩。
树种结构调整。基地围绕升级换代和树种结构调整目标,2018年建设黑木相思优良6个无性系测定林100亩;2021-2022年与广西林科院合作建设香合欢种子园50亩、种源/家系林76亩,保存资源126份。多年来,基地坚持精细化管理、提档升级,致力于优良乡土树种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基地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以实际行动和成效接力推进林木良种事业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践行绿水青山,厚植林草生态底色。
五、种质资源开展及利用情况
(一)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情况
1.桉树种质资源收集
基地先后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8个国家引进了178个不同的桉树树种/种源,建成亚洲最大的桉树基因库和中国国内最大的桉树育种群体,目前保存收集桉树树种133个,种源143个,家系3117份。
2019年-2024年,共收集资源3424份,从国外引进584份、广东收集355份、云南收集103份、广西林科院置换298份、东门2084份。
2.桉树种质资源保存
2022年1月,国家林草局将广西东门林场确定为“第三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规模3353亩,设有种源保存库、家系保存库、无性系保存库和品种保存库五个功能区,收集保存桉树树种80个,桉树家系/无性系5148个。
2022年5月,获批建设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广西东门林场国家桉树种质资源库项目”,新建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面积3000亩,总投资2752万元,收集桉树树种44个,保存种质资源2820份,其中位于雷卡分场37林班主库2700亩,位于来宾市维都林场平塘分场300亩。截至2024年,完成造林定植2400亩,保存资源2025份,造林完成进度80%,资源保存进度71.8%。
(二)种质资源利用情况
1.人工杂交育种与测试
基地利用单杂交、双杂交、三杂交、回交等多种杂交方式,采用传统去雄套袋隔离法和AIP一次性授粉技术,在尾叶桉、巨桉、粗皮桉、赤桉、园角桉、尾巨桉、尾赤桉等多个桉树树种间共进行565个组合的人工杂交控制授粉,成功培育杂交家系239个,其中利用高世代遗传资源亲本培育家系94个。通过播种育苗,建立了3个杂交子代测定试验,参试杂交家系190个。
2.新无性系开发与测试
基地相继建立了28个无性系对比试验林开展无性系测定,参试无性系773个。已筛选出具有推广潜力的无性系28个进行组培扩繁实验,利用了13个无性系在广西区内的部分区直林场、云南和广东省的雷州、惠州等地建立区域试验。
3.良种审(认)定
基地通过桉树纯种世代改良、人工杂交育种、杂交子代测定、无性系对比等一系列试验,近10年来在桉树良种选育有新突破,申报的杂交桉无性系授权植物新品种8个,通过国家审定良种1个、通过自治区审定良种7个、通过自治区认定良种2个,基地累计通过审定良种无性系已达28个。
六、基地任务、承接的项目及开展情况
(一)基地任务
制定桉树科研项目规划,桉树新品种选育与繁育研究、人工林高效培育与利用技术研发、成果推广示范、成果转化等。
(二)承接的项目及开展情况
1.目前在研桉树方向重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区基金“基于连栽模式的桉树水分利用策略及水分木材生产力研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子任务“桉树杂交新品种无性系选育”;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桉树大径级无节材培育理论与技术研究”;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桉树胶合板材种质创新及定向培育与示范”;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桉树人工林与桉木主要林产品的碳储存计量研究”;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桉阔混交林生态服务功能与生产力双增培育模式研究”;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桉树新品种选育与高效生态栽培技术研究”;广西揭榜制科技项目“桉树种质资源基因库的发掘利用与分子遗传育种研究”。
2.科技合作及科研创新
基地加强与北京林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国林科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交流与合作,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大胆探索试验倍性诱导、基因编辑、航天搭载、离子辐照等高新技术研究,辅助结合传统育种方式,不断推进育种创新,通过倍性育种、分子育种、辐照育种等方式研制桉树高产、优质、强抗逆新种质,为开辟桉树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新途径奠定了基础。其中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攻克桉树遗传改良技术瓶颈,创制出世界首株三倍体;自主开展“桉树主要用材树种航天育种试验研究”,广西首次选送桉树种子搭载“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开展为期五个月的太空之旅,利用太空强辐射、微重力等太空物理条件,提高种子变异率。
七、获得荣誉、奖励
基地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耕桉树种质资源选育40余年,在桉树引种改良、种子园建设、人工杂交育种、无性系选育及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通过杂交育种技术成功选育出东门桉树“DH”系列良种并成功推广在全区和周边省份乃至东南亚国家种植。桉树引种改良及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建成亚洲最大的桉树基因库,被认定为国家桉树良种基地和国家桉树种质资源库。截至目前基地获得国家级、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成果奖励19项,共选育桉树良种148个,通过国家或广西审定良种28个;获国家林草局授权植物新品种权8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获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26项,颁布地方标准2项,发表省部级以上核心论文60篇。
良种基地联系人:熊涛,联系电话:15078840872
良种基地人员合影
基地苗圃
基地高架沙床采穗圃
基地1989年建立的大花序桉种源试验林
基地1993年建立的良种DH32-13示范林
基地2008年建立的良种DH32-28示范林
粗皮桉树王
大花序桉树王
尾叶桉树王
园角桉树王
基地杂交育种—人工控制授粉
基地倍性育种
在基地大花序桉种源试验林开展科普研学活动
在基地大花序桉种源试验林开展科普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