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时间:2024-12-18 来源:网络 作者:小编
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国家马尾松八角良种基地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一)派阳山林场概况
派阳山林场始建于1955年,场部位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是自治区林业局直属大型国有林场。经营面积52万亩,森林蓄积量28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0.5%,单位现有在职职工977人,主要从事营林生产、人造板生产、森林旅游、林下经济开发等产业,年产商品材达25万立方米、刨花板30万立方米、八角香鸡10万羽、苗木200万株,年经营收入突破6亿元,年产值突破9亿元,净资产突破8亿元,总资产突破21亿元。
(二)良种基地管理部门概况
派阳山林场国家马尾松八角良种基地为正科级二层法人机构,基地分管场领导为魏国余副场长。基地现有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19名,其中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正科级)和副主任(副科级)各1名,技术员6名,财务人员2名,施工员1名,司机1名,技术工人6名。按职称,高级工程师3名、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4名;按学历,包括硕士研究生3名、大学本科5名、大专学历3名。
(三)良种基地概况
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国家马尾松八角良种基地位于国有派阳山林场鸿鸪分场辖区内,是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总经营面积6656亩,年可产马尾松良种500斤以上,可培育良种苗木300万株以上。良种基地现建有自治区保障性苗圃50亩,建有桐棉松改良代种子园501亩、马尾松二代种子园353亩、马尾松三代种子园188亩、马尾松高产脂一代种子园391亩、马尾松基因库310 亩、马尾松人工母树林300亩、马尾松子代测定林及优良家系高产试验示范林3707亩和八角种子园170亩、八角基因库240亩,八角采穗圃50亩,米老排种子园150亩,米老排基因库55亩,黑格种子园135亩,黑格基因库53亩。
长期以来,基地与广西林科院、广西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了全方位的科研项目合作,在马尾松种源选择、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应用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丰硕的成果。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0多项,参与的科研项目中,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累计登记广西科技成果36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2项,登记实用新型专利21项,成功创建区直林场首家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全区首批广西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国家林草局广西主要用材林育种长期科研基地、马尾松国家创新联盟等平台建设单位之一。
基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探索林木良种基地发展新模式,不断收集马尾松桐棉种源优良基因,建立首个马尾松桐棉种源基因库,积极开展马尾松杂交育种工作,营建了一大批优质的马尾松试验与示范林,为高世代良种繁育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结合树种结构调整,持续开展八角、米老排、黑格等南方阔叶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基地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树种结构丰富多样,切实承担起林木良种选育、优良苗木生产供给、科普宣教等多种功能,对于区域生态建设、加速林木良种化进程和提升良种使用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林场高质量发展和广西林业作出积极贡献。
1.种子园建设
(1)马尾松二代种子园
位于派阳山林场鸿鸪分场28林班,面积353亩,于2013年营建,采用55个优良无性系营建,从建园开始便采用“果园式”方法进行管理, 2017年开始产种,产种量为1斤/亩。
(2)马尾松高产脂种子园
位于派阳山林场鸿鸪分场21林班,面积391亩,于2011年营建,采用100个高产脂优良无性系嫁接而成。采用矮化丰产技术进行管理,2016年开始产种,产种量为1斤/亩。
(3)马尾松1.5代种子园
位于鸿鹄分场岑勒站32林班,总面积501亩,1999年营建,原采用50个桐棉优良无性系建成桐棉种源马尾松1.5代种子园320亩,2011年在原有的基础上相继再扩建桐棉种源马尾松1.5代种子园181亩。
(4)马尾松三代种子园
位于派阳山林场鸿鸪分场25林班,面积188.7亩,种子园设计6个大区,共64个小区,株行距6m×6m。2024年1月定砧木,计划12月嫁接。计划以全区评价的50-55份遗传多样性丰富的马尾松三代优树为材料进行建园。
(5)八角种子园
位于派阳山林场鸿鸪分场10林班,面积面积170亩。2013年12月采用“一穴双株”的方法定植砧木,2016年1月进行初次嫁接。该园共分为3个大区,株行距4m×4m。材料来自广西藤县古龙镇、广西国有六万林场及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共收集72个优良无性系,按照随机纵向排列的原则嫁接而成。2020年开始进入产果期,现年可以提供优良穗条2万株。
(6)米老排第1代种子园
位于派阳山林场鸿鸪分场25林班,面积150亩,全园共分6个大区,株行距6m×6m,2022年12月定砧木,2023年10月嫁接,收集有选自凭祥、贵港、百色、十万大山等米老排分布区优树无性系材料70份。
(7)黑格第1代种子园
位于派阳山林场鸿鸪分场21林班,面积150亩,全园共分4个大区,株行距6m×6m,2022年1月定砧木,2023年12月嫁接,收集有海南、百色等黑格分布区黑格优树无性系81份。
2.种质资源库建设
(1)马尾松桐棉种源种质资源基因库
位于鸿鸪分场22林班。2013年基地开始筹建以桐棉种源为基础材料的种质资源库,经过多年努力现收集桐棉优良种质资源814份,其中一代材料109份、高产脂材料117份、优树材料588份,建成我国唯一的马尾松桐棉种源种质资源基因库,面积310亩。
另外,为充实马尾松桐棉种源种质资源库优良基因,对繁殖材料进行更新换代,以培育生长速度更快、产脂量更多的新品系,基地通过在宁明县那楠乡、桐棉镇天然林分内与林场的示范林内收集优良马尾松家系或单株,通过异地嫁接方式进行保存,“十三五”期间,共收集与保存马尾松新种质资源105份。
(2)八角基因库
八角基因库和八角采穗圃位于鸿鸪分场22林班,面积290亩,于2000年建成,保存八角种质资源200多个,是全国优良种源最多、品质最优的八角基因库,每年可以提供优良穗条10万株,繁殖良种苗木10万株。
(3)米老排基因库
米老排基因库位于派阳山林场鸿鸪分场21林班,面积55亩,于2022年建成,收集保存米老排优树无性系232份。建设方式为拉线定点,挖暗坑,株行距4m×4m,2021年12月进行定砧,2022年10月嫁接,每个无性系保存8-10株,材料选自凭祥、宁明、贵港、百色、十万大山等米老排主要分布区优树。
(4)黑格基因库
位于派阳山林场鸿鸪分场22林班,面积310亩,共分5个大区,株行距4m×4m。2022年10月定砧木,2023年12月嫁接。材料选自海南、百色等黑格主要分布区优树无性系181份。
3.母树林
母树林面积300亩,其中鸿鸪分场12林班150亩,为1958年造林;鸿鸪分场25林班150亩,为1991年造林。
4.试验林
马尾松各类遗传子代测定林共55片面积985亩、马尾松优良家系高产试验示范林2187亩。
(四)基地成就
1.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基地已建有马尾松、八角、米老排、黑格四个树种的种质资源库和种子园,建有马尾松不同世代种子园包括马尾松高产脂种子园、马尾松改良代、二代、三代种子园等,向社会大量提供了各类良种苗木、种子、穗条,提高了社会效益。同时建设了马尾松子代测定林,为高世代种子园建设提供材料选择。
2.在科研方面,基地参与的《广西马尾松桐棉、古蓬两个优良种源调查研究》、《杉木、马尾松种子产量预测方法和预报体系的研究》、《马尾松速生丰产技术研究》均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马尾松良种选育及速生丰产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和《马尾松工业用材林良种选育及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均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马尾松育种群体建立与应用》于2016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奖项,《马尾松骨干育种资源挖掘保护与创新利用》于2018年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类二等奖。
3.审认定良种方面,桐棉种源马尾松优良品种,于2002年通过国家级审定,审定的良种编号为:国S-SP-PM-003-2002,适宜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推广。
(五)基础设施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派阳山林场马尾松八角良种基地位于鸿鸪分场岑勒站,距离宁明县城25公里。目前,基地配备有生产用车1辆,业务用房340 m2、辅助用房100 m2、生活用房600 m2,建有种子检验室、干燥室、储藏室和花粉处理保存室等,购置花粉处理检验设备一套,种子检测、处理设备一套。建设有保障性苗圃1座,面积50.1亩,苗圃喷淋系统、排水系统、遮荫棚、苗床、炼苗场、苗圃道路网、围墙、标记牌、简易生产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种子园、基因库,目前已建设有到达林地的硬化路,便于基地进行日常管理,基地主干道及林区道路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善。
桐棉松改良代种子园
2年生马尾松示范林
马尾松高产脂种子园
马尾松基因库
马尾松高产脂种子园
示范林抚育
八角基因库
改良代大树矮化
马尾松基因库
米老排基因库
桐棉松湿地松混交造林林分
马尾松二代种子园